為“省”錢,蛋雞養(yǎng)殖你的勝算幾何?
近幾年來,蛋雞產業(yè)經過多年來的快速發(fā)展,已經不再是農民致富的一項副業(yè),而是已經發(fā)展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產業(yè),是畜牧業(yè)中規(guī);、集約化、產業(yè)化程度最高的產業(yè)。雞蛋、雞肉是城鄉(xiāng)居民重要的“菜藍子”產品之一,也是最廉價的動物蛋白質來源。在蛋雞的養(yǎng)殖中,育雛期(雛雞)、育成期(青年雞)階段多被養(yǎng)殖場(戶)單純的定位“純投入而無產出”的階段。因此,多出現:低價劣質飼料及飼料原料層出不窮,養(yǎng)殖環(huán)境要有多差就有多差,飼養(yǎng)密度能有多大恨不得繼續(xù)增加,等等以最小的投入,夢想日后獲得產蛋率高且持續(xù)時間長的“最大”回報。僅有少部分人會用“成果導向”思維,猶如參天大廈,就應當考慮有“堅實的基礎”。因此,養(yǎng)雞能省多少錢不重要,能掙錢多少錢才是關鍵。
1 從育雛期開始科學謀劃蛋雞產蛋性能
1.1 35天定終生
養(yǎng)蛋雞的都知道“35天定終生”這一說法,但是真正能夠明白的寥寥無幾。那么,從科學的角度上講“35天定終生”的意義何在呢?
1.1.1 35天體重與蛋雞終生產蛋量呈正相關,也就是35天體重越大,品種遺傳潛能轉化為生產能力——多產蛋的比例就愈大。
1.1.2 35天體重與開產體重達標高度相關,也就是35天體重越大,開產體重越大,且開產體重達標率越高。
1.1.3 免疫器官發(fā)育程度與抗病力正相關,也就是說免疫器官發(fā)育越完善,特異性免疫應答能力就越好,抗體水平越高,終生死淘率也就越低。
1.2 70日齡脛骨長度與體重雙達標
傳統(tǒng)的蛋雞養(yǎng)殖,是0~6周齡劃分為育雛期,即雛雞階段。而科學的劃分標準應為:脛骨長到86毫米以上,體重0.85千克(不分褐殼、粉殼、白殼)。達到這兩個標準最遲不易超過12周齡(84日齡),否則將會影響后期產蛋性能。
在此期間的營養(yǎng)調配、管理要點是重中之重。由于品種不同,達到此標準的實際時間也有差異,褐殼、粉殼可能在10周左右,白殼蛋雞可能在11~12周左右,這樣就拉大了育雛的時間,為育成雞和后備母雞的達標奠定基礎。更換雛雞飼料也不再是42天或56天,而是以12周齡之前的“脛骨、體重”雙達標為標準。
這中間要一直使用育雛雞維生素、礦物質預混飼料,并按照下列要求調配營養(yǎng)(如管理失誤或發(fā)生疫病,造成雞12周齡仍然不能雙達標的,要在85日齡更換青年雞飼料)。
1.2.1 0~2周齡(或3周齡):根據品種(褐殼蛋雞使用時間可以短些,白殼要長些)實際需要,最好使用膨化、微粉,甚至超微粉處理的雛雞開口顆粒飼料。切記是易消化、營養(yǎng)高、抗病力強的卵黃般開口飼料,而不是小雞飼料。粗蛋白要20%以上,代謝能2950大卡/千克,蛋氨酸0.45%,賴氨酸1.0%,鈣0.9%,有效磷0.37%。
1.2.2 2(或3周齡)~5周齡(白殼蛋雞6周齡):最好以自配飼料為主,其中粗蛋白質≥18.5%,代謝能≥2850大卡/千克,賴氨酸≥1.0%,蛋氨酸≥0.44%,鈣0.9%,有效磷0.37%。此時對于使用純豆粕配方的豆粕添加量不低于30%,另添加1%~1.5%的優(yōu)質豆油,以確保蛋白和能量的充足供應(有膨化大豆的可以添加5%左右)。如此飼養(yǎng)雛雞在35天均可以達標。
1.2.3 5周齡(白殼蛋雞6周齡)之后直到跖骨長度86毫米,體重0.85千克,仍然使用育雛的預混劑,粗蛋白質18%左右(5%的雛雞預混料添加豆粕27%~28%),代謝能≥2850大卡/千克,鈣0.9%,有效磷0.37%。賴氨酸≥1.00 %,蛋氨酸≥0.42%,可以去掉油脂的添加。
以褐羽蛋雞為例:后母母雞達到18周標準體重一般采食全價飼料在6.5公斤左右,如果使用5%比例預混料添加,比普通飼料貴800元/噸的優(yōu)質預混料,50公斤全價飼料增加成本不到2元。每只雞從投入角度多投入0.26元/只,但就是這合理的多投入,決定了你是掙錢還是賠錢,是多掙10~15元/只,還是少掙10~15元/只。投入越靠前,效益會越好,這是蛋雞養(yǎng)殖上鐵的定律。
雞從見第一枚蛋~30周齡,時時面臨著巨大的應激,面臨體重增長、產蛋增加的營養(yǎng)較高需要,與采食量沒有達到最大化的矛盾,也是雞最容易發(fā)病的時期。如何滿足營養(yǎng),使雞順利、平穩(wěn)上至高峰最關重要,為此不僅我們要選擇優(yōu)質預混料,如和美華LC65以上產品且最好額外增加20%左右,最好添加0.5~1%的優(yōu)質豆油,豆粕的添加也至少比高峰期多2%以上。
要特別關注夏季上高峰和秋季上高峰的雞群營養(yǎng)問題:夏季由于雞的采食量低,就必須采用高能、高蛋白(17%)、高蛋氨酸等氨基酸、高維生素的飼料調配模式,多添加優(yōu)質預混料20%以上,添加1-1.5%的優(yōu)質豆油,采用濕簾降溫等方法增加采食量。否則這批雞不僅沒有高峰期、產蛋持續(xù)力低下,而且還因為體質差秋季以后容易發(fā)病。秋季上高峰的雞群,多是夏季培育的雛雞,這批雞本身先天條件不好,體質較差,加上新玉米使用、氣溫的變化很容易發(fā)病。為此要推遲使用含水高的新玉米至明年2月之后(東北地區(qū)更應該高度重視),即使使用新玉米最好按照1/3比例與陳玉米搭配并添加0.5-1%優(yōu)質豆油。若實在沒有辦法必須使用新玉米一定要晾曬到含水18%以下,并按照含14%水為標準,每增加1%水增加0.3%豆油方法調配飼料。
2 從青年期開始科學謀劃蛋雞產蛋性能
當前的蛋雞養(yǎng)殖場(戶)首先看重的產蛋期,其次是育雛期,最不看好的就是青年期。由于青年期的養(yǎng)殖目標不明確,經濟效益難以看出,人們普遍對于青年雞的關注不夠,表現為以價格做為飼料的第一選擇、盲目添加麩皮、使用蛋雞飼料飼喂青年雞等。由于青年雞是起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,青年雞體重不能適時達標,而導致開產推遲、一生產蛋性能低下、雞的死淘率增加。在預混料等選擇上最好選擇優(yōu)質青年雞飼料或雛雞預混料,而絕不是選擇與飼養(yǎng)目標不一致的蛋雞預混料。
青年期科學的劃分標準為:12周齡前脛骨、體重雙達標至褐殼蛋雞體重1.5千克、粉殼1.35~1.4千克體重。
選擇低劣全價、濃縮飼料會因為能量低雞采食量過大,造成腸管的過分發(fā)育,造成開產時的采食量高浪費飼料。粗蛋白添加要合理(褐殼蛋雞為15.5%,粉殼、白殼蛋雞為16%),既不能過高(添加豆粕等23%以上)造成雞早熟,也不能過低(添加豆粕18%以下),造成性成熟后體不成熟。因此,豆粕一般添加20%~22%。麩皮添加也要合理,過低采食量低影響營養(yǎng)的攝入,不利于骨骼發(fā)育、不利于腸管發(fā)育,這樣的雞容易出現龍骨彎曲、開產采食量低等問題;麩皮過高會造成腸管過渡發(fā)育,開產后采食量高、浪費飼料,還會出現初產雞拉稀現象。因此,麩皮一般在10%左右。另外,飼料代謝能每kg應在2750大卡以上,鈣0.8%,有效磷在0.24%以上,賴氨酸應為0.73%,蛋氨酸0.36%。
以褐羽蛋雞為例:達到18周標準體重一般采食全價飼料在6.5公斤左右,如果使用5%比例預混料添加,比普通飼料貴800元/噸的優(yōu)質預混料,50公斤全價飼料增加成本不到2元。每只雞從投入角度多投入0.26元/只,但就是這合理的多投入,決定了你是掙錢還是賠錢,是多掙10~15元/只,還是少掙10~15元/只。投入越靠前,效益會越好,這是蛋雞養(yǎng)殖上鐵的定律。
3 蛋雞開產后要科學謀劃、合理投入
蛋雞體成熟的科學依據為:褐殼蛋雞1.6千克,粉殼蛋雞1.5千克,白殼蛋雞1.35千克,且應在32周達到上述體重的雞。這樣的雞開產后不僅蛋重大,產蛋高峰持續(xù)性好,而且死淘率低。由于雞采食量最大化需要32周后,之前蛋重要增加、產蛋率在不斷提高,體重仍在增長,很容易出現營養(yǎng)攝入不足的負平衡。所以,此階段營養(yǎng)的滿足是重中之重。
對于產蛋期國家標準是最低營養(yǎng)需要,要想保持卓越產蛋性能、良好的抗病力,蛋雞產蛋期營養(yǎng)就要比標準高很多。比如產蛋前期(開產~高峰<85%產蛋率>),我國產蛋期蛋氨酸是0.34%,而現實為了充分發(fā)揮雞的生產性能,蛋氨酸在0.45%以上(最好按照褐殼蛋雞每天每只450毫克,粉殼蛋雞430毫克,白殼蛋雞380毫克的量根據采食量調整配方)。而粗蛋白絕不低于16.5%,代謝能在2750大卡以上,最好添加1%~1.5%的優(yōu)質豆油。另外也要關注VA、VE、生物素含量。
而在32周齡至高峰后再下降到85%產蛋率的這段時間。要想實現這一標準,高峰期間應滿足如下標準:
褐殼蛋雞:按照18克/只·天左右的粗蛋白,450毫克/只·天的蛋氨酸,900毫克/只·天的賴氨酸,以及春秋310大卡/只·天,冬季大約335大卡/只·天,夏季290大卡/只·天的能量。粉殼蛋雞:按照17克/只·天左右的粗蛋白,430毫克/只·天的蛋氨酸,850毫克/只·天的賴氨酸,以及春秋310大卡/只·天,冬季大約330大卡/只·天,夏季290大卡/只·天的能量需要。白殼蛋雞:按照16克/只·天左右的粗蛋白,380毫克/只·天的蛋氨酸,750毫克/只·天的賴氨酸,以及春秋290大卡/只·天,冬季大約310大卡/只·天,夏季270大卡/只·天的能量需要。
而當產蛋率低于85%產蛋率之后直至淘汰定的產蛋后期?梢宰们榻档1%左右的粗蛋白,添加3%~5%的低能量、低容重的麩皮等稀釋營養(yǎng)濃度,避免營養(yǎng)過高而導致肥胖和死淘率較高。
對于蛋雞養(yǎng)殖戶,要高度重視產蛋期間的營養(yǎng)調配,特別是夏季、秋季上高峰的雞群營養(yǎng)調配必須重視,否則很容易沒有高峰期。這個季節(jié)由于氣溫高,采食量小,一般使用預混料最好按增加20%的采食量來添加。 因此,我們應當結合品種的標準采食量或實際采食量調配營養(yǎng),使用四季配方。
從節(jié)省角度減少必要投入,看似省錢而實際不賺錢;從產出的角度增加合理投入,看似多花錢卻賺到了更多的錢——這就是蛋雞生產的定律。
上一篇:產蛋雞高峰不高的十大孽根
下一篇:雞產蛋下降綜合癥綜述
延伸閱讀:
- ·溫度光線對雛雞的影響(2016-07-06)
- ·肉雞舍通風設備的選擇與安裝(2016-07-25)
- ·空氣過濾系統(tǒng)在家禽生產中的應用(2016-09-26)
- ·冬季肉雞飼養(yǎng)管理重點(2016-11-05)
- ·國外提高蛋雞產量十法值得借鑒!(2016-11-30)
- ·走出肉雞養(yǎng)殖消毒誤區(qū)(2016-12-21)